Saturday, January 28, 2006

各位新年快乐~

恭祝各位来访者新年快乐,本人将离开一个星期,不会上来博客。。任何留言会迟回了,请见谅~ 3 点多的飞机,现在都 10 点半了。。行李资料都还没有准备齐全。。呜呜~ 本来计划买 notebook 没有买成,家里又好像没有 usb port。。burn 资料都“笨”到傻。。又怕有漏。。papers 都还没有准备,房间乱得。。甭提了,我不想破坏偶滴熟女形象。。:P ~ 咳得半死,还发着烧。。太阳穴一直在作痛。。昨晚睡足整个晚上并不见好转。。昨晚还吐了点,现在一直有一种恶心的感觉,却始终无法畅快的吐出来,闷着好辛苦。。 唉。。懒惰回家叻。。 到此为止了,再写下去就要迟到了,最迟最迟要在 1 点出门呐。。不~ 应该是 12.30pm。。呀~ 新年后再见~

Sunday, January 15, 2006

中国重点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令人担忧

摘自:新华网,2006年01月15日 11:15:56,来源:北京周报

中国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令人担忧,存在着以量代质的现象,在政策中存在重物轻人的倾 向。这是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颉率领的课题组在11月举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上,提交的对教育部直属 的71所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和服务社会质量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来自人民网的数据表明,从2000年至2004年间,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扩招速度 明显偏快:博士生的年均增长率为19.5%,硕士生达到23.1%。在对教师教学负担的调查中发现,重点大学的教师平均教学负担提高较快。与2000年相 比,2004年本专科生的师生比率增长了28.6%,硕士生的导师比率直线上涨102%。2000年,平均一个导师带3.8个研究生,到2004年,平均 一个导师要带7.7个研究生。在教学实验环节,本科生教学实验时间增加39%,而研究生教学实验时间则同比下降了38%。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路文彬博士在接受北京周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今的研究生教育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了。”他说,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也有导师的问题,更有培养方式的问题。

学生质量下降

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原来高校对口分配模式的取消令研究生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现在的研究生包括理科的研究生普遍比较注重实际,多数是哪儿钱多去哪儿。这些年来为什么各学科难以出现出类拔萃的人才?缺乏志向和做学问的兴趣是其中重 要的原因。”哲学家任继愈先生不无担心地说。

路文彬指出,他们这一辈人读研究生的时候,是抱着对知识和学术研究的满腔热情 而来的,希望能将全部精力贡献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那时候的研究生,基本都具备指导本科生的能力。而现在许多学生,则缺乏学术研究方面的精神,将更多的时 间投入到社交,打工,以及外语的学习中去,从而忽略了自己的专业,有的甚至连导师布置的每周一篇读书笔记的要求都完不成。

他说,此外,本科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使得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大不如前。本科教 育的目的之一,是要使学生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目前的高中教育大多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而本科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又使本科教育沦为求职教育,学生们热 衷于各类技能证书的考核,而忽视了对自己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导致在选拔研究生的时候很难招收到真正合格的学生。

北京大学研究生陈琳(化名)说,她之所以报考研究生,就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 作。“现在本科生在北京满街都是,想要凭一张学士文凭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实在太难了。”她告诉记者,“而且,研究生的空闲时间比较多,自己一方面可以多打 工补贴家用,一方面也可以多参加些社会活动,弥补自己社会经验的不足。”

路文彬认为,研究生招收成份过于复杂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质量,社会研究生班大量存在,还分脱产班和半脱产班,在职和不在职。这样的研究生有的甚至没有大专,本科学历,缺少学术研究能力,很难达到研究生教育的目标。

导师水平需严格把关

路文彬博士回忆自己求学经历的时候说,过去研究生导师多是学术届的精英,是各个领 域的专家,都具备出众的学术研究能力并在相关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而如今,高校对于导师的把关已经相对松懈的多,有的缺乏带研究生经验,有的甚至不具备带 研究生的资格,但依然成为研究生导师中的一员。

而且社会竞争的压力不仅仅作用在学生身上,对导师也有不小的影响,经济压力,职称压力,以及学术研究的压力,令许多导师忙于自己的事务,指导学生的时间大大减少。有句话说的很贴切,“有水平的没时间,有时间的却没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对此很有感触,他说,目前研究生很多几乎是处于“放羊”状 态:“师生之间一两个星期见一面,而有的要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才能上一次课。有的导师忙于自己‘赚外快’和‘做学问’,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学习情况,有的甚至 导师和学生‘老死不相往来’。”

东南大学教授徐宝文也指出,导师队伍这几年虽然数量上大大提高了,但质量上却 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只有矮子里面选将军,使一些一篇像样的论文都没有写过的教师成为研究生导师来指导硕士生、博士生。以至于有的研究生说:“搞得好,他 指导我;搞得不好,还得我来指导他。”

路文彬说,部分导师伦理道德水平也在下降,缺乏责任心,敬业心,追逐名利,最近一些高校教授嫖娼,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都暴露出导师在基本道德素质上的不足。

而在高校中,研究生为导师干活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理工科专业。为了完成导师交代的项目,研究生需要付出相当多的精力,这成为研究生在校期间最大的压力来源。

“研究生是廉价劳动力。”毕业于北京某理工院校的研究生李爽(化名)说。他就曾经 花费半年的时间全权负责导师交代的一个项目,所得的报酬大约在300到1000元左右。为此,他曾经连续在实验室熬过好几个通宵。“最痛苦的是我明明知道 这东西与我的专业无关,可我还要早出晚归,那种心情很复杂。”而他这样的经历还在各个学校不断上演。

路文彬分析说,对于这些现象,必须从上抓起。不但要严格审查导师资历问题,要 看学术成果,有没有学术研究能力。更要重视导师的道德素质,先为人,再为人师,对于一些很久没有研究成果,或者长期带不出合格的学生的导师,应该取消资 格。此外导师应该增加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管理。

研究生培养如何定位

李政道曾说过:研究生的培养,从根本上应采取“一对一”的模式。但随着研究生逐年 扩招,师生比例也严重失调,许多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前是一位导师指导两三名研究生,现在是一位导师指导二三十名研究生,科研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下滑 趋势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历史学教授唐凌说。

研究生扩招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高校对高等教育理念的错位。针对目前存在的邀请 明星到高校教学的现象,路文彬认为,这实际上是高等教育的自我降低,是一种后现代的反讽。现在社会流行一种滥俗的视觉文化,这对于高校来说绝对是可悲的, 不否认他们在人群中很有影响力,但是在他们的课堂上能真正学到什么呢?

路文彬还说,读研,读博绝不能成为一种时髦。有的人虽然拥有高学历,但从一开始就没把自己当作人才来对待,而是看作一种身份的炫耀。而部分高校则过分地追求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置,在他们看来,学校硕士点,博士点的增加,已经成为一种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手段。

路文彬对此与国外高校作了比较,他说,这可以看作是对名利的追求。在国外,大部分 高校都比较务实,心态成熟,很少去追求这些点的设置。美国大学强调有自己的个性,有的以创新能力著称,有的则以严谨的学风著称,有的则以优秀的平均势力著 称,他们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要求已经形成了标准。但在中国,盲目追求名校成为一种浪潮,许多学生声称非北大清华不上。而这些博士,硕士点的设置也成为衡量 学校的标准之一。

路文彬说,归根到底,是现在的高校及学生缺乏精英意识。他认为,在中国,从本 科生到博士生应该是社会的精英,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些少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成为精英,谁是精英?中国的教育应该是有境界的教育。在中国,做一个 能挣钱的人,不应该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但是就目前而言,社会似乎对本科与研究生的要求已经大大降低。中国现在缺少各个领域真正的理论专家,应该有社会精英 去做这样的指导性研究,但高等教育的浮躁,使得这方面的人才愈来愈匮乏。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介绍2005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的时候也表示,国际上很 多国家,把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过渡学位,现在他们大部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都已经转移到不是进行研究论文的学习,而是进行课程的学习。但是这不符合中国的国 情,在中国,研究生应该还是坚持以研究为主进行学习。在今后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当中,要更加加重科学研究的成份。要推行助研、助教和助管岗位制,完善研究 生学制,要把研究生论文学习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没有科学研究的课题,就不能进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改革的核心就在于,要想进一步地提高研 究生的质量,就必须大大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科学研究的成份。(记者 吕翎)

Tuesday, January 10, 2006

我高智商?

哈哈!虽然从来不觉得我自己苯,但是从来也不觉得我自己很聪明~ 一个智商测验的成绩竟然告诉我我智商 122(满分 140)?!哇哈哈哈! 当然,我也不会得意忘形,我很清楚我在这项测验占优势的地方。 这项测验都是图形测验,在其他智商测验当中,我看图形确实比其它方面要强。 这项测验是国际性的,为了要公平的测验,这个测验已经尽量除去可能会造成不成绩差异的文化、思想因素。测验没有考验文化、语言、数学(噢。。都是我的弱点。。><")等等方面的能力。 测验主要是测试逻辑思考,学习能力、记忆力、改革/创新思想,以及同时间应对几种不同问题的能力。(从网站直接翻译而来,其测试题目背后如何运作,我就无法得知了。)测验的计算是根据超多 250,000 人而来。 心动了?也想测试自己的智商如何?这里点击吧: IQtest.dk。 当然很欢迎各位回来分享~ 测试愉快~ 我的智商测验成绩(嘻嘻~ 陶醉中。。):

Monday, January 09, 2006

代价

做什么抉择都要付上一定的代价。 人越多决定要做,所必须预备承受的代价就越大。 人常常一蹶不振,因为他们没有付代价的心理准备,总是把事情想象得很顺利。以致在负面后果发生时,承受不了精神上的打击,而无法面对难题。 就算不做决定(不也是一种抉择吗?),依然得对选择放任付出代价。 一个抉择,可以是一个成功,也可以是一个代价。 一个抉择,可以带来越大的成功,需要付出的代价可能就越大。 没有承受大代价的能力,就不要做太大的决定。 一些抉择做了后,反悔了,或许可以选择再回头。 但是另一些抉择做了后,可能就没有再回头的可能。 所以,抉择做了,憧憬承受成功结果的同时,也要随时接受可能会突如其来的打击。 我不是悲观,我只是现实。这是我付上代价学习的一门人生功课。 漂泊不定的状况,过得会累吗? 当然累。但是这是我当初所选,这是我明白我必须付出的代价。怨人不得。 或许,把漂泊当作一种资格,不是所有人可以有能力漂泊,会阿Q一点。

Saturday, January 07, 2006

《茶汤》

呵呵~ 今天的惊喜!从一个博客听到这首歌,《茶汤》~ 一听马上喜欢上!特此分享。 台湾内地人“萌萌派”发行的歌(别问我什么团体,我也不曾听过。。),由方文山填词。 台湾内陆的曲风,很好听。    《茶汤》 山嵐像茶杯上的雲煙 顏色越來越淺 你越走越遠 有好多的話 還來不及兌現 你就不見 我身後窗外那片梯田 像一段段從前 我站在茶園 抬頭望著天 想像你會在山的 那一邊 我說再喝一碗我熬的茶湯 你說你現在馬上要渡江 渡江到那遙遠的寒冷北方 就怕你的手會凍僵 你何時回來喝我熬的茶湯 這次我會多放一些老薑 你寄來的信一直擱在桌上 不知要寄還哪地方 北風它經過多少村落 來來回回繞過 分不清那年 我求天保佑 只見風聲大做 卻更寂寞 那莊稼已經幾次秋收 麥田幾次成熟 於是我焚香 安靜的難過 你還是一直沒有 回來過 我說再喝一碗我熬的茶湯 你說你現在馬上要渡江 想問你到底是否有種藥方 讓熱湯永遠不會涼 你何時回來喝我熬的茶湯 這次我會多放一些老薑 你寄來的信一直擱在桌上 不知要寄還哪地方

于 23/12/2005 摄于金马伦高原茶园

Sunday, January 01, 2006

2006 年烟花璀璨。。

新年的烟花,今年如常的照放了。 其实可以放烟花是幸福的,不是么? 去年停放过一次,为哀悼海啸。不仅如此,连新年假期也撤销了。 烟花依然是这样的美丽,这样的璀璨,可是却激不起我往常的兴奋。 可是今年心情似乎有些惆怅和没落,静静的看着烟花,心境竟似乎苍老。。 隔壁青年人在高兴喧叫着,踏在同一块洋灰走廊上,我们之间阻隔了一道墙,瞧不见他们的表情。 05 年,05 年,05 年呐 05 年。。 新年也没有什么大计划,不过有些该做的事情,会继续去完成它。 该做的自当做。有些不该做的,也该停止了。 05,虽然不至于不堪回首,但也刻骨铭心。 考验,揭发了我的真正个性。。 原来,我没有想象坚强、我很懦弱、也可以很不理智、很情绪化。。。。 流了好多泪,吐了很多的苦水,说了很多抱怨和诅咒的话, 在同事面前、在论坛上、在 MSN 上,无时无刻都暴露着自己丑陋的一面。 2006 年,都该停止了。 困难肯定会继续延续,我有承担自己生活的义务, 但是同事、甚至乎网友,都没有承担我痛苦的义务,所有的泪、发泄和诅咒是时候中止。 我,无法像烟火那样带给人灿烂,但至少,不再带给人沮丧。